大家好,我是严眼看天下。写好玩文章,交天下朋友。
据中新网消息,50岁的白永旗陪25岁的女儿一起考研,最终,白永旗考上了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她的女儿也同时考上了该校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真是大写的优秀啊,原来我们都是感慨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又要感慨别人家的父母了。不过,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中提到的妈妈本身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科护士长。
马上有人会说,哦,那条件不错啊,要不然,哪能这么容易考上研究生呢?这其实是一个一直被争论的话题被具体化了而已,那就是“寒门出贵子”到底还符不符合今天的情况?
(一)
首先,我国的农村大学生比例确实在逐步下降,远的我们就不说了,比如恢复高考以前的大学生,因为那个时候家庭成分比你的高考成绩还重要,出现了一批的工农兵大学生。
从恢复高考到二十一世纪初,农村学生都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大学生比例迅速下降,特别是高考状元,基本上再没有农村学生的身影了。
当然,这也是多重因素带来的,比如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一些农村的、特别是城中村、或者大城市周围的村庄,摇身一变护士考研究生的条件,都成为城市人口了。
更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重点学校,那些超级中学的掐尖(也就是从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中把最好的人招走),导致农村的学生再没有机会和城市好学校的竞争。
(二)
但是,如果只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么也太让人丧气了,毕竟,我们不想看到的是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那段话“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优秀的孩子、特别是寒门的学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跃跳出龙脉,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是北大、清华这样的中国顶级高校的新闻。
这样的事还有吗?2017年浙江省高考状元王雷捷,高考成绩723分。他们家是什么条件?父母都是织布为生,2017年,河北农村考生庞众望,高考成绩684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看到他的家,你才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
有人会说,你这专门举特例,我周围谁谁谁就是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才没考上大学,或者说我就是因为当时家里没条件让我读书,所以才没成功的。
我想说,你这才叫特例吧!什么叫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国家强制你必须学完九年,不管你成绩好坏,愿意不愿意,你自己好好想想,那九年你在干嘛呢?
如果你是农村出来的,你再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你们班上,至少有一个学生,他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很刻苦努力的学习,最终,虽然他不一定成为状元,但是考上了一所很好的重点大学,现在过着比他当年好的多的生活?
(三)
这些答案其实不言而喻护士考研究生的条件,我们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很重要的优越性,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资源平民化,当然,现在重点学校的问题比我们小时候突出多了。
在欧美,那才是真正的阶层固化,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底层的孩子们,基本上没有机会翻身,因为他们的公立学校教育差到爆,从教育上来看他们就输了一大截。
而我们,虽然你的父母不一定有条件把你送进最好的学校,但是只要你自己不放弃,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考上大学是没问题的,如果你再刻苦努力一些,重点大学就向你招手了,运气爆棚的话,状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即使拿咱们文章开始的新闻来说,这位妈妈最开始考研的目的护士考研究生的条件,就是为了给不好好复习的女儿做榜样护士考研究生的条件,我和你一起学,一起考,而不是光说不练,只是要求孩子要怎么怎么样。
就这一点,中国有几个父母能做到?所以不要觉得别人的成功是理所当然,不要羡慕别人为什么就能双双考上研究生,别人的努力你看到了吗?
我前面说的那些农村出来的好学生和状元们,虽然他们的父母没有条件、也没有机会领着孩子一起学,但是他们都把孩子的学习作为第一位,竭尽全力去支持、去鼓励孩子。
我觉得,可能这才是寒门还能出贵子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