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聊城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日期: 栏目: 在线考研培训 浏览: 评论:



??苏美尔城邦末期,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吉那执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据《乌鲁卡吉那改革铭文》记载,改革的主要内容为:禁止贵族侵夺平民财产,废除向祭司征收重税,减轻平民负担,兴修水利等。约公元前2371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攻占拉伽什,乌鲁卡吉那改革彻底失败。乌鲁卡吉那改革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但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大化改新

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故名。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发动政变,推翻苏我氏控制的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兼摄政。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3.伏尔泰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尖锐地批判了宗教神学,他认为现存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来源于 无知,而无知则是教会造成的。因此,他号召人们破除对上帝和神的崇拜,为科学、理性和进步而奋斗。伏 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在哲学方面,他 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伏尔泰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做出重大贡献,主要 著作有《哲学通信》、《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

4.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政治运动。由于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强烈不满,英国工人进行了争取普选权的政治运动。1836年,熟练工匠威廉??洛维特创立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协会发布了一份请愿书,命名《人民宪章》,提出6点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 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宪章派在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每次都有上百万人签名。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国会的否决。1848年后,随着英国经济的繁荣,宪章运动逐渐销声匿迹。

5.亚当·斯密

英国经济学家。1723年出生于英格兰,1737-1746年,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1767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776年出版《国富论》,该书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为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6.太平洋战争

1941-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在太平洋地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美军经过3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同时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7.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及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被牙买加体系取代。

8.尼克松主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美国总统尼克松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

二、简答题

1.英国等级君主制的背景及过程

英国封建专制君主制,始于都铎王朝(1485—1603年)的统治。为彻底消除内战隐患,1486年,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结婚,从而解决了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长期对立和纷争。1487年和、1504年,先后颁布法令,解散大贵族的家臣私兵,平毁贵族堡垒,特设星室法庭,可不受一般法律程序的束缚,专门惩治叛乱贵族。在政府用人政策上,亨利七世进一步抑制大贵族势力,加强国王内廷权力,由国王直接控制,同时重用被称为乡绅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子。亨利七世在地方各郡任命新贵族担任地方治安法官,掌管地方行政和治安工作。

亨利八世统治初期,在大臣托马斯??沃尔塞的大力扶持下,强化国王个人权力。后又在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辅佐下,实行宗教改革和行政改革。1534年,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确立国王在英国宗教事务中的"至尊"领袖地位,从此,英国教会成为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同时又进行政改革,亨利八世首先将原先的国王秘书提高.为首席国务大臣,首席国务大臣上承王命,下辖专门官署,实为政府机构的首脑。担任首席国务大臣的人都出身低微,忠子国王,是国王的重要辅佐;其次是正式设立枢密院,成员多为新贵族。枢密院为政府的行政中枢,主持星室法庭,掌握最高司法权,负责任命和监督地方治安法官。伊丽莎白即位后,重申国王的至尊地位,巩固枢密院作为政府行政中枢的权力,有效实行专制统治。至此,都绎王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国会对都铎王朝专制统治的逐步强化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大贵族在国会中的势力日益减弱,大量的新贵族进入国会,给专制王权以巨大支持。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具有 双重作用:一方面,都铎王朝历代周王大都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统治王朝,都铎王朝必然要维护封建剥削阶级的整体利益和贵族阶层的特权地位。

2.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背景:

这一运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内容: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历史作用:

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发展阶段及其影响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资损失42700亿美元。但是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告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

(一)战争彻底地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力量的重大变化。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战败,英、法势力被削弱,欧洲尤其是西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与欧洲地位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在政治上把西欧、美洲和日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和政治上十分强大,是战后唯一有力量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于是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代替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又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催化剂。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运用国家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经济纳入战时轨道, 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巨大发展,如对整个经济生活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 机制,国家军事订货的规模空前庞大,国家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等,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的军事需要,使交战各国倾全力去发展相应的制胜武器,从而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原子弹的制造引发了一场能源革命;火箭技术的发展打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大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导致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一系列欧亚国家走上社会主道路创造了条件,战后社会主义超越一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三、论述题

1.例说帝国兴衰的特点及启示

我们以德国为例,来分析大国的兴衰。

德国完成统一以后,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威廉二世上台执政之后,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俾斯麦的对内、对外政策。因为德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德国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当时的德国不可能,或者说,不存在走向民主、议会道路的可能。还有一个局面呢,就是当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很快,它先进的工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这两个东西的紧密结合,就使得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具有侵略性的帝国。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当时非常嚣张地叫嚷,所谓上帝就是安排我们来支配和统治所有的民族的。年轻的皇帝威廉二世即位后所发的第一个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他宣称:“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是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普鲁士传统中固有的、在德国统一过程中被强化的军国主义,被威廉二世再次召了回来。德国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征程。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德国失去了工业重地——阿尔萨斯和洛林。此后,又赶上经济大危机,德国内部矛盾尖锐,人民民不聊生。在此情况下,希特勒上台,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之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 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德意志,它在哪里?也许,近两个世纪执着的寻找已经有了答案。在这一漫长的寻找中,所经历的大悲大喜,不仅已成为德意志民族的集体记忆,而且也为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大国,书写了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2.法国大革命述论及启示

(一)背景。(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发生时,正值法国和西欧从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演变的时期,要求经济自由是当时资产阶级和一切小业主们的强烈愿望。但随着专制王朝财政危机的日益严重,它越来越加重了对金融界和工商界的盘剥和勒索。此外,行会制度、贸易垄断制度也很盛行。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又使资产阶级在社会地位上遭受屈辱。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在18世纪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冲破这些障碍,根本改变国家的性质,已成为必然趋势。(2)专制王朝危机的加深。18世纪时法国的专制王朝和贵族等级已非常腐朽了。国内政治腐败,对外战争也迭遭失败。在因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消耗军费20亿锂之后,法国又于1786年同英国签订了贸易条约,于1787年5月生效。根据条约,法国大幅度降低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普遍降至10%以下。由于英国许多产品特别是纺织品的价格明显低于法国,所以英货迅速充斥法国市场,造成法国生产萎缩,于1787—1788年发生经济危机。与此同时,粮价大幅度上涨,1787-1789年上涨了一倍多。政府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财政处于破产境地已是确凿的事实。旧制度已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

(二)过程。(1)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6月20日,由于国王封闭会场,国民议会代表在一个网球场集会,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在主席巴伊带领下,代表们庄严宣誓:不制定出一部王国宪法并使宪法得以实施,议会决不解散。(2)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革命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政权转到制宪议会手里,标志着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开始。(3)《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1796年8月4日夜,制宪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农民的土地问题,史称“八月四日之夜”。《八月法令》便是根据这一夜的动议制定的。法令宣布“将封建制度全部予以废除”。《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八月法令》是革命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具有重大意义。之后,制宪议会又转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的草拟工作,经过逐字逐句地讨论,于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4)十月事件和革命倶乐部的活动:10月6日晨,群众在和禁卫军发生冲突后攻入王宫。拉法耶特急忙率国民自卫军为王宫解围,并要求国王去见群众。当路易十六出现在群众面前时,群众坚决要求王室到巴黎去,他被迫同意。当天下午在群众队伍的簇拥下王室人员到了巴黎,住进土伊勒里宫。从此,国王处于巴黎人民的监督之下。几天后制宪议会也迁到巴黎。十月事件挫败了王室镇压革命的阴谋,大大地加强了巴黎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5)反封建法令的通过:首先,对旧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造,以宪法政治取代专制主义。其次是改造原第一等级和天主教的法令。再次是改造原第二等级贵族的法令。最后,在社会经济方面,以法律形式废除了种种封建性限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6)国王逃跑和《1791年宪法》: 1791年6月20日夜,国王、王后、王弟普罗旺斯伯爵(摄政王候任人)等人化装出逃。21日他们在靠近东部边境的发棱被人认出,不得已返回巴黎。国王逃跑事件在巴黎激起了一场民主共和运动。平息共和运动后,制宪议会于9月14日批准了宪法,这就是《1791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是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大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7)1792年8月10日的人民起义。(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8月10日后,吉伦特派掌握了政权。在吉伦特派领导下,立法议会和行政会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措施。(9)雅各宾专政:随着吉伦特派的倒台,国民公会完全处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之下。新建立的雅各宾派政权迅速采取了一些措施。1793年国民工会通过了宪法,它是雅各宾派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的总纲领。为稳定经济与捍卫国家,雅各宾派实行恐怖统治。尽管恐怖统治在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方面有不容抹杀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带来了许多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后果。(10)热月党与督政府: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1795年10月27日,新的立法两院开幕,当天任命了督政府,开始了督政府统治时期。从果月政变到花月政变,督政府在政策上左右摇摆,历史上称之为“秋千政策”,反映出政局的不稳。这种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混乱,证明筋疲力尽的督政府已不可能有所作为。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已成为稳定形势的当务之急。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三)意义。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规模宏大、斗争曲折复杂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重大作用,因而这次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因此它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3.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第三世界首先是一个今日世界性阶级分析得出的概念。也就是说,毛泽东是把今日全世界作为一个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而不是把今日世界的各个部分作为相互分离的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发展中国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贸的不均衡结构、缺乏外汇、起伏波动的出口收入、债务问题、经济依赖性。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历史意义:

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二、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第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4.你认为世界古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发生的影响最大?试加以论述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1)把人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

(2)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


出来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以及文学著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瑰宝。

(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它打破了经院哲学的一统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学说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主要内容有:

(1)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万物;而人文主义者则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2)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3)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否定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人的地位,强调人的品德、才能、智慧。

(4)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用教育来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5)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总之,人文主义重视现实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和幸福,发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乌鲁卡基那改革

苏美尔城邦末期,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吉那执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据《乌鲁卡吉那改革铭文》记载,改革的主要内容为:禁止贵族侵夺平民财产,废除向祭司征收重税,减轻平民负担,兴修水利等。约公元前2371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攻占拉伽什,乌鲁卡吉那改革彻底失败。乌鲁卡吉那改革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但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大化改新

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故名。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为首


的改新派发动政变,推翻苏我氏控制的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兼摄政。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3.伏尔泰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尖锐地批判了宗教神学,他认为现存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来源于 无知,而无知则是教会造成的。因此,他号召人们破除对上帝和神的崇拜,为科学、理性和进步而奋斗。伏 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在哲学方面,他 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伏尔泰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做出重大贡献,主要 著作有《哲学通信》、《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

4.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政治运动。由于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强烈不满,英国工人进行了争取普选权的政治运动。1836年,熟练工匠威廉??洛维特创立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协会发布了一份请愿书,命名《人民宪章》,提出6点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 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宪章派在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每次都有上百万人签名。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国会的否决。1848年后,随着英国经济的繁荣,宪章运动逐渐销声匿迹。

5.亚当·斯密

英国经济学家。1723年出生于英格兰,1737-1746年,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1767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776年出版《国富论》,该书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为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6.太平洋战争

1941-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在太平洋地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美军经过3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同时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7.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及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被牙买加体系取代。

8.尼克松主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美国总统尼克松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

二、简答题

1.英国等级君主制的背景及过程

英国封建专制君主制,始于都铎王朝(1485—1603年)的统治。为彻底消除内战隐患,1486年,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结婚,从而解决了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长期对立和纷争。1487年和、1504年,先后颁布法令,解散大贵族的家臣私兵,平毁贵族堡垒,特设星室法庭,可不受一般法律程序的束缚,专门惩治叛乱贵族。在政府用人政策上,亨利七世进一步抑制大贵族势力,加强国王内廷权力,由国王直接控制,同时重用被称为乡绅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子。亨利七世在地方各郡任命新贵族担任地方治安法官,掌管地方行政和治安工作。

亨利八世统治初期,在大臣托马斯??沃尔塞的大力扶持下,强化国王个人权力。后又在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辅佐下,实行宗教改革和行政改革。1534年,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确立国王在英国宗教事务中的"至尊"领袖地位,从此,英国教会成为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同时又进行政改革,亨利八世首先将原先的国王秘书提高.为首席国务大臣,首席国务大臣上承王命,下辖专门官署,实为政府机构的首脑。担任首席国务大臣的人都出身低微,忠子国王,是国王的重要辅佐;其次是正式设立枢密院,成员多为新贵族。枢密院为政府的行政中枢,主持星室法庭,掌握最高司法权,负责任命和监督地方治安法官。伊丽莎白即位后,重申国王的至尊地位,巩固枢密院作为政府行政中枢的权力,有效实行专制统治。至此,都绎王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国会对都铎王朝专制统治的逐步强化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大贵族在国会中的势力日益减弱,大量的新贵族进入国会,给专制王权以巨大支持。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具有 双重作用:一方面,都铎王朝历代周王大都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统治王朝,都铎王朝必然要维护封建剥削阶级的整体利益和贵族阶层的特权地位。

2.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背景:

这一运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内容: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历史作用:

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发展阶段及其影响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资损失42700亿美元。但是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告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

(一)战争彻底地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力量的重大变化。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战败,英、法势力被削弱,欧洲尤其是西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与欧洲地位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在政治上把西欧、美洲和日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和政治上十分强大,是战后唯一有力量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于是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代替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又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催化剂。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运用国家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经济纳入战时轨道, 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巨大发展,如对整个经济生活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 机制,国家军事订货的规模空前庞大,国家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等,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的军事需要,使交战各国倾全力去发展相应的制胜武器,从而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原子弹的制造引发了一场能源革命;火箭技术的发展打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大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导致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一系列欧亚国家走上社会主道路创造了条件,战后社会主义超越一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三、论述题

1.例说帝国兴衰的特点及启示

我们以德国为例,来分析大国的兴衰。

德国完成统一以后,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威廉二世上台执政之后,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俾斯麦的对内、对外政策。因为德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德国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当时的德国不可能,或者说,不存在走向民主、议会道路的可能。还有一个局面呢,就是当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很快,它先进的工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这两个东西的紧密结合,就使得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具有侵略性的帝国。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当时非常嚣张地叫嚷,所谓上帝就是安排我们来支配和统治所有的民族的。年轻的皇帝威廉二世即位后所发的第一个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他宣称:“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是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普鲁士传统中固有的、在德国统一过程中被强化的军国主义,被威廉二世再次召了回来。德国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征程。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德国失去了工业重地——阿尔萨斯和洛林。此后,又赶上经济大危机,德国内部矛盾尖锐,人民民不聊生。在此情况下,希特勒上台,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之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 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德意志,它在哪里?也许,近两个世纪执着的寻找已经有了答案。在这一漫长的寻找中,所经历的大悲大喜,不仅已成为德意志民族的集体记忆,而且也为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大国,书写了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2.法国大革命述论及启示

(一)背景。(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发生时,正值法国和西欧从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演变的时期,要求经济自由是当时资产阶级和一切小业主们的强烈愿望。但随着专制王朝财政危机的日益严重,它越来越加重了对金融界和工商界的盘剥和勒索。此外,行会制度、贸易垄断制度也很盛行。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又使资产阶级在社会地位上遭受屈辱。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在18世纪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冲破这些障碍,根本改变国家的性质,已成为必然趋势。(2)专制王朝危机的加深。18世纪时法国的专制王朝和贵族等级已非常腐朽了。国内政治腐败,对外战争也迭遭失败。在因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消耗军费20亿锂之后,法国又于1786年同英国签订了贸易条约,于1787年5月生效。根据条约,法国大幅度降低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普遍降至10%以下。由于英国许多产品特别是纺织品的价格明显低于法国,所以英货迅速充斥法国市场,造成法国生产萎缩,于1787—1788年发生经济危机。与此同时,粮价大幅度上涨,1787-1789年上涨了一倍多。政府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财政处于破产境地已是确凿的事实。旧制度已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

(二)过程。(1)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6月20日,由于国王封闭会场,国民议会代表在一个网球场集会,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在主席巴伊带领下,代表们庄严宣誓:不制定出一部王国宪法并使宪法得以实施,议会决不解散。(2)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革命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政权转到制宪议会手里,标志着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开始。(3)《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1796年8月4日夜,制宪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农民的土地问题,史称“八月四日之夜”。《八月法令》便是根据这一夜的动议制定的。法令宣布“将封建制度全部予以废除”。《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八月法令》是革命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具有重大意义。之后,制宪议会又转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的草拟工作,经过逐字逐句地讨论,于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4)十月事件和革命倶乐部的活动:10月6日晨,群众在和禁卫军发生冲突后攻入王宫。拉法耶特急忙率国民自卫军为王宫解围,并要求国王去见群众。当路易十六出现在群众面前时,群众坚决要求王室到巴黎去,他被迫同意。当天下午在群众队伍的簇拥下王室人员到了巴黎,住进土伊勒里宫。从此,国王处于巴黎人民的监督之下。几天后制宪议会也迁到巴黎。十月事件挫败了王室镇压革命的阴谋,大大地加强了巴黎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5)反封建法令的通过:首先,对旧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造,以宪法政治取代专制主义。其次是改造原第一等级和天主教的法令。再次是改造原第二等级贵族的法令。最后,在社会经济方面,以法律形式废除了种种封建性限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6)国王逃跑和《1791年宪法》: 1791年6月20日夜,国王、王后、王弟普罗旺斯伯爵(摄政王候任人)等人化装出逃。21日他们在靠近东部边境的发棱被人认出,不得已返回巴黎。国王逃跑事件在巴黎激起了一场民主共和运动。平息共和运动后,制宪议会于9月14日批准了宪法,这就是《1791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是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大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7)1792年8月10日的人民起义。(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8月10日后,吉伦特派掌握了政权。在吉伦特派领导下,立法议会和行政会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措施。(9)雅各宾专政:随着吉伦特派的倒台,国民公会完全处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之下。新建立的雅各宾派政权迅速采取了一些措施。1793年国民工会通过了宪法,它是雅各宾派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的总纲领。为稳定经济与捍卫国家,雅各宾派实行恐怖统治。尽管恐怖统治在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方面有不容抹杀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带来了许多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后果。(10)热月党与督政府: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1795年10月27日,新的立法两院开幕,当天任命了督政府,开始了督政府统治时期。从果月政变到花月政变,督政府在政策上左右摇摆,历史上称之为“秋千政策”,反映出政局的不稳。这种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混乱,证明筋疲力尽的督政府已不可能有所作为。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已成为稳定形势的当务之急。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三)意义。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规模宏大、斗争曲折复杂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重大作用,因而这次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因此它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3.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第三世界首先是一个今日世界性阶级分析得出的概念。也就是说,毛泽东是把今日全世界作为一个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而不是把今日世界的各个部分作为相互分离的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发展中国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贸的不均衡结构、缺乏外汇、起伏波动的出口收入、债务问题、经济依赖性。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历史意义:

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二、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第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4.你认为世界古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发生的影响最大?试加以论述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1)把人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

(2)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以及文学著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瑰宝。

(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它打破了经院哲学的一统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学说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主要内容有:

(1)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万物;而人文主义者则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2)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3)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否定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人的地位,强调人的品德、才能、智慧。

(4)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用教育来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5)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总之,人文主义重视现实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和幸福,发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