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一研究生导师说出心声,应届生或比二战考生更有优势,理由扎心了

日期: 栏目: 在职考研辅导班 浏览: 评论:



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用人单位都对应届生予以照顾。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应聘大厂,到处都能看到“应届生优先录取”的字样。应届生若能好好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想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还是相对容易一些的。

很多大学生发现,在众多应届生毕业出路中,唯独考研没有明文规定“应届生优先”。甚至很多应届生为了增大上岸的几率,同时报了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以公务员为主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即便第一年都没上岸,第二天再助攻研究生考试也没有损失。殊不知,研究生考试的录取过程中也有一些“潜在规则”。

研究生导师说出心声,应届生或比二战考生更有优势

由于大学不断扩招,各所高校的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如今的大学生可谓是“宽进宽出”,这也就造成了“学历贬值”的现象,实际上真正贬值的不是学历,而是大学生的教育质量。本科生为了突显自己的能力,只能靠提高学历,考研便成了大多数学生的优先选择。

很多应届毕业生第一年落榜后并不甘心,觉得只要增加复习时间达到熟能生巧后,肯定能提高笔试成绩,从而顺利上岸。而事实证明,大部分二战考生即便能顺利通过初试,能通过复试的概率相对较低。

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全凭分数,影响复试结果的因素就有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导师的意愿。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与本科阶段有本质上的区别,更加贴近“师徒制”,导师话语权也就更大一些。

一位资深研究生导师说出心里话,“师傅挑选徒弟”更看重学生的能力和潜质。如果有选择的机会,导师宁肯选择能力稍差的应届生,也不会优先选择分数较高的二战生。

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

若二战生能力特别突出,自然也会获得老师的青睐,如果相差不多,反而应届生的优先级比较高。知道真相后的二战考生表示:扎心了,老师。

研究生考试,为啥也要照顾应届生?

很多考研党可能对该研究生导师的观点表示不理解,既然是考试就要拿分数说话。按照该导师所说,既然二战考生的成绩和能力都在应届生之上,为啥导师会倾向于应届生呢?难道不应该是择优录取吗?

公务员等工作单位优先录取应届生,一来是为了照顾大学生就业问题,二来是保护没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才,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研究生考试作为精英教育的选拔,若不能严格执行择优录取就难以服众。

研究生导师通过多年带学生的经验总结表示,应届生和复读生之间本身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竞争。复习时间长短将直接影响考试成绩,但是并无法直接说明能力高低。研究生复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透过分数看潜质,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刷分机器”。

通常来说,能进入复试环节的学生资质都不会太差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应届生备考时间相对更短,从概率上看有潜质的可能性更高。相对而言导师在录取二战、三战考生时,提出的要求也更高,考生自然就更加难以上岸。

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

不过考生们也无需过度紧张,并非所有研究生导师都在乎考生到底是不是应届生。还是有很多导师严格执行择优录取的原则,若有导师平日里透露过更青睐应届生的说法,二战、三战的考研党们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还是尽早投奔其他导师门下更稳妥。

应届生考研失败后有必要二战吗?

经历过二战的考研党,所承受的压力远比高考复读生的压力更大。毕竟高考复读时学生年纪比较小,同期的学生即便上大学后也依旧是学生身份,彼此差距并不大。

考研二战的学生就不同了,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考上公务员,有的考上研究生,有的进入大厂工作,甚至还有毕业就结婚生子的,每天朋友圈里都是同学们享受当下的生活,唯独自己还在埋头苦读。再加上经济方面的问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考研党们应该从决定考研那天起考研二战与应届区别,就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标,也要对自己上岸的概率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或为了逃避就业,或者第一年初试分数与录取线相距甚远,那么大可不必准备二战。

若应届生第一年考研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或者是因为不可抗因素而影响了成绩。这样的考生还是非常值得认真准备二战的。虽然二战之路充满荆棘,只要考生摆正心态,充分发挥二战生的时间优势,吸取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将劣势转变为优势,一样能博得导师的器重。

今日话题:你是否认可应届生考研比二战生更有优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